序:千年揚州夢
揚州千年夢,相當難寫,原因有三:
第一,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地級市揚州不是一個概念。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宏大的行政傳統(tǒng)中一直有著天下九州的說法,將偌大的中國劃成了九個大州。作為九州之一,揚州包括了今天南京、蘇州、南昌等大都市。這也導致了文人墨客筆下繁華的揚州很可能是別的什么地方。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中的揚州便可能是代指今天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都市群,和乾隆皇帝所謂的下江南是一個概念。而今天的揚州市,只是一個人口不到五百萬,主城區(qū)人口一百萬的江北二線城市。它的古城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在中國歷史的宏大敘事下,顯得有些渺小。我們幾乎無法從那些膾炙人口的辭章中、動人心弦的傳說里,找尋到今天揚州那特別的小小身影。
第二, 揚州很不幸。揚州附近有幾座更大規(guī)模的名城。這里的名城代表便是蘇州和南京。挨著名城也就算了,要命的是和名城的關(guān)系還非常近,這要放在生物學上,沒準就是一個屬的揚州的園林和蘇州的園林除了專業(yè)人士,一般人怕是很難看出其中區(qū)別,揚州的小橋流水完全可以成為蘇州小橋流水的拍攝地,起碼我在之前的那份工作中沒少干這事。東關(guān)街和觀前街,都是大運河沿岸的歷史聚落。而南京則更加過分,兩地方言雖不同但相通,飲食習慣大差不差,總有一種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畫風。在我讀大學期間,我的外地朋友中搞不清廣陵和金陵誰是誰的比比皆是。覺得反正名字都帶陵,大差不差。
第三,也是揚州最大的缺憾,那就是沒有一張足夠涵蓋整個城市發(fā)展歷史的名片。這一點還是拿南京來對比。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早在秦始皇時期還沒有建立像樣的城市時,就有了虎踞龍盤的帝王氣。虎踞龍盤,江南形勝,這八個字就是南京基因最深處的密碼,從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到終結(jié)了君主制的孫中山,都這么形容南京。有了原始代碼,開枝散葉,欣欣向榮,葉兆言先生的《南京傳》便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標。
那揚州的歷史名片是什么?有人說是鹽商,但是抱歉,揚州商業(yè)繁榮,鹽業(yè)發(fā)達,只占了歷史的很小的篇幅;有人說是大運河,確實,中國運河第一城的名頭揚州當之無愧,但是運河沿岸城市一共三十多座,運河城市的名頭和四大古都的名頭比起來,還是弱了一點。徜徉在古揚州街頭,從瘦西湖到大明寺,從三灣運河的綿延不絕到蜀岡盛景的奇崛多樣,看過后真的很難像對南京一樣,對揚州這座城市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我稱之為城市文化的底色。
但是《千年揚州夢》不得不寫,原因也有三。
第一, 揚州是運河首城,運河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史籍中,便和揚州聯(lián)系在一起了。歐陽修等人編纂的《新唐書》卷二十六中有這樣一句話:開成二年夏,旱,揚州運河竭。意思是,在唐朝的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這一年的夏天,發(fā)生了大旱,揚州的運河枯竭了。可能歐陽修本人沒有意識到把運河作為歷史名詞搬上中國歷史的這個行為,會對后來造成多么大的影響。而揚州則榮幸地成了這個詞最初的陪伴者。
我認為這是偶然,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必然。在837年的這次大旱中,歐陽修等人唯獨挑中了揚州,挑中了這座江北的小城,必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和原因。
第二, 揚州面孔甚多,不寫可惜。今天的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詩詞歌賦斗百篇,鹽晶銀花差可擬,煙花柳巷城中現(xiàn)。帶著一點文氣、一點詩氣,甚至還有一點曖昧氣息。但是這也是隋唐之后,特別是明清以后揚州的面孔,而在這之前大段的歷史中,揚州有霸蠻之氣、英武之氣以及敢為天下先的豪氣,這一點和湖南比較類似。同一座城市,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擁有截然不同的城市氣質(zhì),這一點是很罕見的。
第三, 揚州需要看清來時的路,才能展望未來的圖。揚州城在歷史上是要塞,也是商都;是前沿陣地,也是一代國都;是繁華甲天下的世界名城,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明日黃花。今天的揚州,似乎再一次來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在這個路口,我們回望過去,無疑能給現(xiàn)在一些啟示和一些思路。
那歷史中的揚州,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我翻閱史書,似乎找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
揚州,是偉丈夫的天堂,是野心家的樂園。不要誤會,偉丈夫和野心家在這里并沒有褒貶的意思,他們都是有夢想的人,為了夢中的明天而奮斗。對,揚州實際上是一座夢想之城,這里的夢想可以是赫赫戰(zhàn)功,也可以是白銀萬兩,甚至還可以是奪權(quán)篡位。人類最為原始的欲望,在這座小城中爭相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戲劇,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記,直到今天。這些偉丈夫野心家中,有的我們時刻懷念,有的被我們遺忘,有的甚至遭受了罵名,但是他們的痕跡永遠留在了這座江北小城中。讓我們揭開歷史的面紗,把他們的故事重新變得鮮活。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