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繁星,抬頭皆是皓月》是毛姆思想精華的集大成之作,精選其日記、筆記與回憶錄中最犀利、最動人的篇章,全景呈現(xiàn)這位諷刺文學大師如何思考人生、信仰、愛情與存在本身。
他用作家的敏銳、哲學家的清醒,解剖人性荒唐,也溫柔注視世人的孤獨;他質疑宗教、拆解美德、反諷希望,卻依然在混沌中寫出通透與溫情。
在這本書里,你會讀到沒有答案的人生,但也會學會如何優(yōu)雅地接受無解;你會在每一個尖銳警句中聽見靈魂的回響,也會在片段式的主題編排中獲得自由閱讀的深度共鳴。
作者
[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18741965)
毛姆不滿10歲,便成為孤兒,童年的經歷對他后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毛姆一生創(chuàng)作頗豐,代表作包括長篇小說《刀鋒》《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加鎖》等,作品風靡世界,據(jù)說是20世紀30年代收入最高的作家。
譯者
丁偉,自由撰稿人和翻譯,譯有《她要自己去買花》《西方美術簡史》《理想國》《孤獨是人生常態(tài)》《失樂園》等。
彩插導讀
他活過了別人十輩子都無法活出的豐富人生
代前言
小孩有權說出世上最讓人難堪的話
友誼和愛情的老生常談
哲學的最大貢獻,是把不得不做的事說成美德
人生與理想
生活的答案不是純粹的是或否,而是似是而非
寫作與生活
我是一個三流作家,就該將內臟暴露在人群中嗎
我不信上帝,真高興
每代人都認為掌握了真理,歷史卻悄悄一個個推翻
想開一點
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對付人生,心懷幽默感地躺好
苦難的真相
苦難不會使人品格高尚,只會讓人更加自私和粗鄙
理解他人與自我
了解人要了解那人本身,而非去了解你的欲望和目的
藝術與享受
為藝術而藝術,好吧,為杜松子酒而杜松子酒
在印度修行的英國人
人類的痛苦,很大程度源于冗長而毫無意義的等待
美國錯覺
社會階級最忠實的仆人是財富
行動的力量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生命的意義
人生真正的信仰,不在神,在自我
人生已有哲學
我唯一能確定的事,是我對其他一切都無法確定
真的意義
并非所有真相都適宜說出
美的內涵
略帶缺憾的作品更能激發(fā)想象,完美反而令人沉悶
善的本質
善,是對殘酷人生的幽默反駁
與年輕人相處
老年人最好謹言慎行,否則容易令人反感
老年的自由
衰老的補償,就是不必再做任何不愿意做的事
結語
最后,等我知道答案時,已經沒人再問那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