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于青春期親子溝通的核心困境,為父母提供一套科學有效的共情溝通體系,既適合青少年孩子的家長改善親子關(guān)系,也可作為教育工作者解讀青少年心理的參考手冊。書中結(jié)合發(fā)展心理學理論與代表性案例,系統(tǒng)解析青少年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揭示青少年情緒波動與叛逆行為的深層動因。作者首先通過典型案例打破父母視角的認知局限,然后提出從控制者到引導者的角色轉(zhuǎn)型路徑,并提供了一套停止指責創(chuàng)造歡笑相信感謝發(fā)掘積極意識培養(yǎng)認知樂趣的五階段溝通法,幫助父母有效解決親子溝通困境。
另外,書中的認知樂趣培養(yǎng)、正向意識發(fā)掘等創(chuàng)新理念,有助于家長在尊重孩子獨立性的同時,為孩子搭建起通往自我成長的橋梁。書中總結(jié)的與青少年溝通的10條原則,更為父母提供了可直接應用的日常溝通指南,幫助其構(gòu)建平等、信任、充滿歡笑的成長型家庭關(guān)系。
想要與青春期孩子無話不談,父母需要不一樣的溝通技巧!
具有20年咨詢經(jīng)驗的資深心理治療師傾囊相授!
5階段溝通法,逐步卸下孩子的心防,讓親子之間再次心靈契合!
發(fā)掘孩子叛逆行為背后所隱藏的積極意圖,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自我成長力量。
父母之所以覺得青春期孩子變得很陌生,是因為他們總以自己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父母眼中的行為叛逆、態(tài)度冷漠、脾氣暴躁,其實是青少年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他們渴望身邊能夠出現(xiàn)一位大人來安撫自己脆弱的情緒和疲憊的心靈,帶領(lǐng)自己走出空虛迷茫的精神荒漠。
叩開青春期孩子的心扉,構(gòu)建與孩子共情的萬用溝通體系!
假如回到15歲,你想跟父母請求什么幫助?
我很遺憾自己在青少年時期過得不是很好,也很想幫助現(xiàn)在的青少年,所以我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問自己。
假如回到15歲,我想跟父母請求什么幫助?
高中時,我有一個好朋友,他學習不好,性格也不算活潑,總之是一個缺乏存在感的人。可是某一天,朋友突然像換了一個人。他變得開朗大方,頗有領(lǐng)導者的風范,成績更是突飛猛進。大家都很好奇他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后來聽說他的轉(zhuǎn)變跟一位大人有關(guān),而這位大人究竟是他的父母,還是學校的老師,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我們這些聽到此傳聞的朋友,個個都對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大家心中不約而同地出現(xiàn)這樣一個聲音:
我也想遇見這樣的大人。
實際上,很多青少年都會感到彷徨無助,他們認為讀書無趣,身上過剩的精力又無處發(fā)泄,整天只知道玩耍,他們也希望能遇到一位可以幫助自己平復心情、為自己指明方向的大人。
現(xiàn)在的青少年與過去的青少年甚是不同:他們沉迷于電腦游戲和社交網(wǎng)站,崇拜偶像藝人;他們聽不進老掉牙的忠告和勸誡,心里充滿了憤怒與不安,容易產(chǎn)生叛逆和攻擊行為。因此大人不僅難以接近他們,甚至還會對他們感到畏懼。
但是,無論現(xiàn)在的孩子行為如何改變,其內(nèi)心的渴望和憂慮與過去的孩子并無二致。他們同樣想成為受人認可、有所作為的人,他們同樣對未來充滿恐懼和迷茫。即便是那些看似一帆風順的孩子,其內(nèi)心深處也會恐懼未來,擔憂自己做得不夠好。因此他們渴望身邊能夠出現(xiàn)一位大人安撫自己浮躁的內(nèi)心,帶領(lǐng)自己走出空虛迷茫的內(nèi)心世界。身為父母,你如果想要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躁動的青春期,不妨試想一下:假如自己回到十幾歲,你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什么樣的幫助?
希望父母能真正地關(guān)心我;
希望父母能認可我的努力與成績;
希望父母把我培養(yǎng)成一個成績出眾的孩子;
希望父母能允許我追尋自己喜歡的事物;
希望父母能在我遇到危險或誤入歧途時堅定不移地站在我的身旁保護我。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理想父母,而成為理想父母的第一步就是打開孩子的心扉。法國作家安托萬·德·圣·?颂K佩里借著《小王子》一書告訴大家:獲得人心是世界上極其困難的事。誠然如他所說,想要俘獲一個人的心非常不容易,但是父母與子女的關(guān)系非同尋常,即使是關(guān)上房門不愿被任何聲音打擾的青少年,也仍然懇切地期待父母能在他們傷心時給予安慰,希望父母能用一些暖心的話語溫暖他們疲憊的心靈,從而讓他們的內(nèi)心變得更加平靜和堅強。
因此,父母在叩擊十幾歲孩子的心扉之前,首先應該知曉他們期待的是什么,還要了解應該以怎樣的態(tài)度面對他們,以及應該跟他們說什么樣的話。只要父母多傾注一些心思,孩子定會以燦爛的笑容給予回應。雖然我提供的方法并不是萬能鑰匙,未必能打開所有孩子的心扉,但我仍然期待各位能夠通過本書獲得啟發(fā),親自摸索出開啟孩子心鎖的那把合適的鑰匙。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段至關(guān)重要的魔法時光。
李林淑
李林淑
韓國成均館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心理治療師、溝通專家、子女教育家,韓國閱讀治療學會理事。長期在韓國各大咨詢中心、公共機構(gòu)、圖書館和企業(yè)等眾多場所開展與溝通技巧、認知治療、心靈寫作、繪本閱讀療法、桌游療法等相關(guān)的教育與演講活動。2017年榮獲韓國讀書文化振興貢獻獎,F(xiàn)任韓國凈林兒童青少年咨詢中心所長。代表作有《ZUI好的教養(yǎng):別錯過孩子的4~7歲成長關(guān)鍵期》《傷害也是一種習慣》《成為媽媽之前早該知道的事》《媽媽的說話課》《媽媽不可錯過的關(guān)鍵時期》。
第一章 我家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01
青少年ZUI大的煩惱/ 03
孩子變心,父母生氣/ 12
矛盾爆發(fā),父母后悔/ 23
我家的孩子能改變嗎?/ 37
第二章 窺探孩子內(nèi)心之前應該知道的事情/47
父母應該知道的青少年心理①
父母的反饋決定孩子的內(nèi)心方向/ 49
父母應該知道的青少年心理②
假想觀眾正在看我/ 59
父母應該知道的青少年心理③
我很特別,你們都不懂我/69
父母應該知道的青少年心理④
如果不能遵從自己的個性,問題就會更多/76
父母應該知道的青少年心理⑤
為找尋自我而煩惱和彷徨/ 84
這些都是正常現(xiàn)象/ 95
這些才是危險信號/102
第三章 與青少年的溝通方式要不一樣/117
孩子的心理咨詢師/119
和孩子進行一場有效溝通/ 124
與青少年共情的五階段溝通法①
停止/ 132
與青少年共情的五階段溝通法②
一起笑/ 143
與青少年共情的五階段溝通法③
相信、認同、感謝/ 151
與青少年共情的五階段溝通法④
發(fā)掘孩子的積極意識/ 162
與青少年共情的五階段溝通法⑤
培養(yǎng)認知樂趣/172
第四章 我也有希望嗎?/ 187
若想幫助長期受挫折困擾的孩子/189
曾經(jīng)一路順遂的孩子變壞了/ 210
后 記 與青少年溝通的10條原則/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