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名家學寫作》涵蓋一百多位名家作品,不僅提供了大量可模仿的文本范例,授人以魚,更傳授了寫作思路和方法,授人以漁。
腦袋空空怎么辦?靈感從哪里來?如何擁有素材寶庫?怎樣高效塑造人物?景物描寫有哪些密碼?如何讓表達精準、細節(jié)觸動人心、故事鮮活有趣?在書中,可以找到魯迅、沈從文、金庸、歐·亨利、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寫作魔法,解答寫作者的常見難題,讓人眼前一亮,醍醐灌頂。
本書適合寫作新手、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和學生閱讀,也適合親子共讀孩子啟蒙、家長進階,學會表達,是家庭最高效的投資。
寫作,是讓全世界站在我這邊的力量。寫作跟誰學?當然要取法平上,瞄準名家頂尖的文字!瞄準月亮,至少可以落到云彩上,瞄著星星打,總比瞄著房檐打得高。可名家作品精妙在哪里,又該怎樣從中吸收養(yǎng)分,寫得像他們一樣好?你需要一個引路人。
閆晗老師有多年寫作和教學實踐經(jīng)驗,了解寫作新手的痛點和短板,幫你推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從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水滸傳》《百年孤獨》到名家魯迅、張愛玲、汪曾祺、史鐵生,再到新聞事件、影視劇敘事方法,結(jié)合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博采眾長,立足當下,總結(jié)出一套獨特又有溫度的閱讀寫作方法。
《跟著名家學寫作》涵蓋一百多位名家作品,不僅提供了大量可模仿的文本范例,授人以魚,更傳授了寫作思路和方法,授人以漁。
腦袋空空怎么辦?靈感從哪里來?如何擁有素材寶庫?怎樣高效塑造人物?景物描寫有哪些密碼?如何讓表達精準、細節(jié)觸動人心、故事鮮活有趣?閆晗老師用她的寫作魔法一一解答。適合寫作新手、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和學生閱讀,也適合親子共讀孩子啟蒙、家長進階,學會表達,是家庭最高效的投資。
序言
韓國閱讀專家南美英曾說:寫作,是讓全世界站在我這邊的力量。AI時代,信息的尋找非常便利,閱讀和寫作的方式需要有哪些改變?
決定AI競爭力的三個因素是算法、算力、算據(jù)。打個比方,假設用人工智能來建造一座大樓,那么算力代表了工人,算法代表了建筑設計,算據(jù)代表了可用的磚頭數(shù)量。如果要用ChatGPT的方式學習寫作,我們可以在算法、算力、算據(jù)上下功夫當你擁有大量可用的素材、高超的遣詞造句能力、合理的思維方式和邏輯,當然可以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
這本書教的正是這些底層的能力,讓你學會隱性地學習,像擁有北冥神功一樣,不知不覺吸收能量,不斷進步。
人與AI最大的不同,在于情感。找對感覺很重要。電影《心靈奇旅》里有一個場景,所有的靈魂要找到屬于自己的火花,才能降生于世,成為一個人。靈魂22號始終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當她經(jīng)歷過一次陰差陽錯的做人,饑腸轆轆時吃到比薩,接住從空中落下的楓樹種子,聽街頭藝人的演奏……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找到了自己的火花。
火花是什么呢?或許是生命的意義,你也可以理解為某種靈感和在AI時代,找到自己的靈感火花和興趣的觸發(fā)。我們學習閱讀和寫作,最重要的是,找到并收集那些屬于自
己的火花。這是個體的獨特旅程,只能由自己來進行。你可以在世界這個巨大的信息庫中撿拾知識的碎片,搭建屬于自己的城堡。而我,愿意做一個向?qū),帶你去那些美麗的文學世界去體驗幽微精妙之處,并且告訴你我的發(fā)現(xiàn)和珍藏。
我在各大報刊發(fā)表過上百萬字的作品,日常工作也是跟文字打交道,寫作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般自然,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意志力或苦功。我感覺自己有一塊磁鐵,隨時吸引著素材的碎片,通過閱讀吸收知識,然后把自己當成觀察對象,記下經(jīng)歷過的觀察和體驗,再轉(zhuǎn)化為作品。從事編輯工作之后,閱讀大量書籍報刊,不間斷輸入和輸出,使我寫作時注重
可讀性和對象感,舍棄了浮華矯飾,多了些平實樸素把事情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就是最好的文字。
從2020年開始,我應邀在北京一所重點中學開設閱讀寫作選修課,在教寫作的過程中,倒逼我不斷學習和思考要給他人一瓢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個井;要想給別人講明白,自己要更通透,逐漸摸索出一些經(jīng)驗,可以說,我用費曼學習法把自己教會了。課堂上,我講《紅樓夢》《水滸傳》《百年孤獨》,講魯迅、張愛玲、汪曾祺、史鐵生,也會用當下的新聞事件、電影談論敘事方法,更不吝分析青春與成長的情感體驗……我的經(jīng)驗是,從經(jīng)典和名家出發(fā),但不拘泥于一個作家、一本書,可以貫穿生活感受、影視作品,以及其他學科和領域的信息。感謝這些作家作品對我的滋養(yǎng)。寫的東西要有時代感和當下感,
才能獲得共鳴。
我驚喜地看到學生們的變化,閱讀和寫作都是慢功夫,突然哪一天,小苗就長出來了。很喜歡跟孩子們交流他們喜歡讀的書目,得到的答案總是很治愈。比如,那個下課總拿同學拐杖裝瘸的調(diào)皮男孩,讀了五遍《朝花夕拾》,最喜歡《五猖會》;一個沉默的女生,二年級開始讀魯迅的《藥》,讀不懂,四年級繼續(xù)讀,一遍又一遍,她說像讀經(jīng)書一樣參悟到了;一個木訥的男生,隨口說出詩一樣的句子水的心跳停止了。閱讀和創(chuàng)作,都讓人有光芒。
這幾年,我在雜志上開閆晗的讀寫課專欄,作品很受歡迎,常常被《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各種文摘雜志轉(zhuǎn)載。于是,我進一步總結(jié)和思考,把閱讀和寫作的經(jīng)驗寫成了這本書,它涉及曹雪芹、魯迅、張愛玲、金庸、歐·亨利、馬爾克斯、笛福、泰戈爾、汪曾祺、史鐵生、阿城、埃德加·斯諾、契訶夫、屠格涅夫、柯南·道爾、普魯斯特、尼爾·蓋曼、高爾基、余華、馬伯庸等100多位作家、名家,提到的作品有《西游記》《紅樓夢》《百年孤獨》《魯濱孫漂流記》《紅星照耀中國》《天龍八部》《邊城》《許三觀賣血記》《活著》《木偶奇遇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與地壇》《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等110多種名作名
篇,各種經(jīng)典影視作品60余種,引用選段180多則,既授人以魚有許多可以模仿的文本,也授人以漁教你寫作的思路和方法。
《小王子》的作者圣?颂K佩里說:如果你想讓人們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頭,不要發(fā)號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務,而是去激發(fā)他們對海洋的渴望。我想,自己一直擁有這種對海洋的渴望,希望通過這本書,也把這種渴望傳遞給你。
我希望它是一本關于閱讀寫作的全壘打之書,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能帶你進入更廣闊的天地。這本書適合想提高寫作水平的成年人和學生閱讀,也適合親子共讀把共同學習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是最長久、有效的提高方式,會終身受益。
知識是沒有圍墻的,多讀、多看、多聽、多想,生活中注意觀察,就能一直有東西可寫。祝你寫得越來越好!
閆晗,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編,專欄作家,副編審。發(fā)表作品百萬字,散見于《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報》《文匯報》《解放日報》《青年文學》《時代郵刊》等百余家報刊,作品多次被《青年文摘》《讀者》《意林》、學習強國、人民網(wǎng)夜讀等轉(zhuǎn)載。
曾擔任央視《謝謝了,我的家》節(jié)目文學顧問,《中國青年報》書單欄目評委,連續(xù)多年在北京八中開設閱讀與寫作課程。
在《青年文摘》開設寫作魔法學院專欄,《中學生百科》開設閆晗的讀寫課專欄。
到全國幾十所中學開展閱讀推廣講座,并受邀線上線下為語文老師講解寫作課授課方法。擔任2024新浪微博高考作文大賽評委。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閱讀理解試卷。
一、靈感從哪里來
1作家寫作的靈感從哪里來
2尼爾·蓋曼:靈感是讓兩件事突然交疊
3名著開篇怎樣抓住讀者的心
4試著改寫一個經(jīng)典童話,以《木偶奇遇記》為例
5跟著朱自清、三毛找到寫作的把手
6豎起靈感的天線:魯迅也會向他人請教
二、高效寫作的秘籍:擁有素材寶庫
1跟金庸學:像北冥神功一樣吸收能量
2跟柯南·道爾學:像福爾摩斯一樣觀察
3從生活的河流中抓住漂流下來的事物
4歡迎來到真實世界:像演員一樣體驗生活
5跟著電視劇學:寫作也需要剪輯
6處處留心皆學問:綜藝節(jié)目教你演講和發(fā)言技巧
三、巧妙運用素材,塑造人物
1哈利·波特們都是美強慘:如何讓讀者對人物產(chǎn)生共情?
2水下的大冰山:寫作是一種省略的藝術
3課本知識也能成神來之筆:如何驚艷地引用
4把梗包進故事:喜劇節(jié)目教你如何使用素材
5《水滸傳》:武松打死了網(wǎng)紅老虎
6《紅樓夢》里的一百種吵架方式
7《天龍八部》:金庸如何塑造神奇物種
8《覺醒年代》:八分鐘寫活李大釗
9《光榮與夢想》:一場演講塑造人物
10《我的天才女友》:怎樣刻畫女性角色
四、讓表達更精準、深刻,富有畫面感
1用費曼方法讓表達更形象
2魯迅小說里有個氣氛組
3涓生和王嬌蕊的等待
4康輝教你對比的藝術
5怎樣表達悲傷、喜悅、氣憤等情緒
6比喻是對萬物的觀察和聯(lián)想
7新聞報道和職業(yè)劇里的驚艷細節(jié)
五、景物描寫的訣竅
1你認識城市里的樹嗎?作文不要想當然
2跟魯迅先生學寫景:五光十色,動靜結(jié)合
3沈從文:文字里有溫度與氣味
4張愛玲植物描寫的密碼
5如果你給春天賦予一種品質(zhì)
6從四大名著和古詩詞里借來的雪天
六、大師們?nèi)绾螌懠毠?jié)這個魔鬼
1馬爾克斯:用戰(zhàn)爭來標記時間
2契訶夫的槍與細節(jié)呼應
3泰戈爾:準確擊中淚點
4歐·亨利:用一片葉子寫出生命力
5高爾基:五感法寫出緊張情緒
6余華:用場景和細節(jié)支撐人物和故事
7屠格涅夫:不提窮字而寫盡了窮
8笛福:魯濱孫荒野生存的細節(jié)
七、跟著名作學講故事
1文學形象讓一些地方變得不同:故事是有魔力的
2契訶夫、魯迅、史鐵生:三個關于傾訴的故事
3《紅樓夢》里的寫作老師:林黛玉和劉姥姥
4《白毛女》與《百合花》:立意和主題制勝
5《花樣男子》:講故事的技巧,就是不好好說事
6《紅星照耀中國》:陌生眼睛看世界
7《西游記》里的生活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