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多年教學、科研工作的基礎上,以統計學方法的理論體系為主線,將統計學的理論方法、社會科學的研究內容以及SPSS工具的應用實踐充分結合在一起,并融入作者的一些學習及應用體會而撰寫的一部學術著作。
本書力求簡潔,突出統計方法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思路及技巧的介紹,盡量弱化數學理論的講解,統計學方法的介紹充分注意結合SPSS的功能及表述方式,便于讀者迅速利用社會統計軟件SPSS的上機操作實驗。
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應用統計學方法于社會科學領域的大量實例,闡明用統計學方法解決社會科學問題的思路、步驟及注意的問題,便于讀者盡快地理解統計學方法的意義和作用,以及應用的對象和方法。
本書在理論體系的安排上,盡量兼顧重要方法的理論背景,對一些重要的概率基礎,作了適當介紹,以備讀者深入學習之用。在介紹統計方法時,注重四個測量層次(定類、定序、定距、定比)變量的應用區(qū)別。注重理論一步驟一實踐——總結的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以提高讀者學習社會統計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本書內容共有11章,包括引論,社會統計資料的搜集與整理,社會統計資料的描述性分析,概率論基礎,常見統計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基礎,參數假設檢驗,非參數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等。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統計、統計學與社會統計學
第二節(jié) 社會統計學的研究方法與工作程序
第三節(jié) 社會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社會統計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第一節(jié) 社會統計資料的搜集
第二節(jié) 社會統計數據的整理
第三節(jié) 頻數分布
第四節(jié) 統計表與統計圖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一 SPSS基礎
實驗操作二 SPSS中數據資料的編碼與錄入
第三章 社會統計資料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節(jié) 集中趨勢指標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統計、統計學與社會統計學
第二節(jié) 社會統計學的研究方法與工作程序
第三節(jié) 社會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社會統計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第一節(jié) 社會統計資料的搜集
第二節(jié) 社會統計數據的整理
第三節(jié) 頻數分布
第四節(jié) 統計表與統計圖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一 SPSS基礎
實驗操作二 SPSS中數據資料的編碼與錄入
第三章 社會統計資料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節(jié) 集中趨勢指標
第二節(jié) 離中趨勢指標
第三節(jié) 分布的偏度和峰度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三 數據文件的整理
實驗操作四 基礎統計分析
第四章 概率論基礎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布
第三節(jié) 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和方差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常見統計分布
第一節(jié) 常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
第二節(jié) 常見的抽樣分布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 參數(抽樣)估計
第一節(jié) 參數估計基礎
第二節(jié) 單個總體均數的區(qū)間估計
第三節(jié) 雙總體均數之差的區(qū)間估計
第四節(jié) 總體比率的區(qū)間估計
第五節(jié) 樣本容量的確定
第六節(jié) 正態(tài)總體方差的區(qū)間估計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假設檢驗基礎
第一節(jié) 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假設檢驗的一般程序
第三節(jié) 假設檢驗的常用解法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參數假設檢驗
第一節(jié) 單個樣本總體均數的假設檢驗
第二節(jié) 兩獨立樣本總體均數之差的假設檢驗
第三節(jié) 配對樣本假設檢驗
第四節(jié) 總體比率的假設檢驗
第五節(jié) 總體方差的假設檢驗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五 總體均數比較的假設檢驗
第九章 非參數假設檢驗
第一節(jié) 非參數x2檢驗
第二節(jié) 配對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三節(jié) 兩個獨立樣本的秩和檢驗
第四節(jié) 游程檢驗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六 非參數檢驗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一節(jié)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第二節(jié) 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節(jié) 兩兩間多重比較的檢驗方法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七 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十一章 簡單相關與回歸分析
第一節(jié) 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定類變量的相關分析
第三節(jié) 定序變量的相關分析
第四節(jié) 定距變量的相關分析
第五節(jié)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思考與練習
實驗操作八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附錄
附表1 二項分布概率表
附表2 二項分布累計概率表
附表3 泊松分布累計概率表
附表4 標準正態(tài)分布函數表
附表5 標準正態(tài)分布雙側臨界值(Z值)表
附表6 x2分布上側臨界值表
附表7 t分布雙側臨界值表
附表8 F分布上側臨界值表
附表9 配對符號秩檢驗表
附表10 秩和檢驗表
附表11 游程檢驗表
附表12 多重比較Q臨界值表
附表13 多重比較S臨界值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