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于輝煌的藝術系列,主要介紹了歐洲文藝復興晚期眾多藝術畫派如風格主義、威尼斯畫派等,以及著名的畫家,例如帕拉迪奧、提香、卡拉瓦喬……帶領讀者回到那個藝術輝煌發(fā)展的時代,了解舉世矚目的藝術作品產(chǎn)生的背后故事。此外,本書除了正文還增設人物簡介、佳作賞析以及技法與材料三大部分,內(nèi)容更加豐富詳細
20世紀初,歐洲大陸風云激蕩,與世界其他各地一樣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在藝術領域,許多與傳統(tǒng)學院相異的先鋒藝術流派也應運而生,其發(fā)展歷程、藝術主張、創(chuàng)作特色都給20世紀烙上了鮮明的印跡。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細介紹了這一時期的克里姆特、畢加索、馬蒂斯、莫迪利亞尼、夏加爾、康定斯基等藝術大師,以及維也納分離派、野獸派、
本書為輝煌的藝術系列叢書中的一冊,主要對18世紀產(chǎn)生于法國、遍及歐洲的洛可可藝術進行梳理和闡釋。全書共分為14個部分,利用成功案例解讀巴洛克的靜物畫,也以國家為主體描述洛可可風格從誕生到風靡,同時還提到東方藝術對洛可可這種藝術形式的影響,無形之中拉近了與中國讀者的距離。
本書為輝煌的藝術系列叢書中的一冊,描寫歐洲十九世紀藝術輝煌的下一篇章,不再將目光局限于單純的藝術品,而是由大及小,由表及里,利用現(xiàn)代城市的誕生漫溯歐洲北部沙皇統(tǒng)治下的繪畫藝術等章節(jié),帶領讀者領略北歐冷冽而又精致的畫作,細膩而又考究的學院派佳作,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西班牙藝術。同時,對女性藝術家翔實的描述也成了本書的亮點。
本書為輝煌的藝術系列叢書中的一冊,利用翔實的語言和相關藝術品圖片向讀者展示了西方古歐洲和地中海時期那段光輝而燦爛的藝術歷程。中間穿插有佳作賞析、人物簡介以及技術與材料等板塊,讓讀者對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家或藝術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書針對古歐洲和地中海時期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歷程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探究,且本書彌補了這個歷史時期
新藝術風格是指19世紀80和90年代在西方發(fā)展起來的裝飾和建筑風格。新藝術運動產(chǎn)生于工業(yè)革命及其留下的創(chuàng)作真空之后,是裝飾藝術“復興”的核心。該運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回歸對自然主體的研究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自然審美。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科羅曼·莫塞爾、安東尼·高迪、揚·托羅普和威廉·莫里斯等藝術家專注于技術和
《青島美術尋蹤》是一部立足地方美術研究的文集,共分為三卷,包括《中國水彩先驅(qū):徐詠青》《油彩青島》《青島美術史稿》三種,《中國水彩先驅(qū):徐詠青》卷搶先發(fā)售完整呈現(xiàn)徐詠青的人生行跡和藝術蹤跡;《油彩青島》卷以“青島寫生”為入口,以破譯來青島寫生的機緣和機遇為著手點,全面梳理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家在青島寫生創(chuàng)作的情形;《青島美術
身體
本書篇幅不長,英文1940年版有18章,1949年修訂版成20章,附有上百幅插圖。前8章圍繞原始藝術的概念展開論述,第9至16章對全球原始藝術作了概覽,涉及內(nèi)容甚為豐富,第17至20章涉及原始藝術與歐洲藝術的互動、博物館和贗品等問題。書中廣闊的視野、翔實的材料、敏銳的分析和精彩的論斷,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至今仍值得我們
楊泓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在美術考古和藝術史方面也頗有建樹。本書是楊泓的藝術史文集,作者通過出土文物,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彩陶圖案、人體造型和動物造型藝術、墓室壁畫、古代書畫、陶俑和動物模型、陵墓石雕、傳統(tǒng)工藝美術、居家用品等進行研究,其內(nèi)容涉及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將考古學與藝術史融會貫通,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古風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