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沒有采用譜例和圖片,這是因為在接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的約稿時,和出版社有一個協議:有關的音響、音像、曲譜、圖片,將要另外編輯電子課件,以便于大家在教學中使用。在編寫《中國音樂通史教程》的過程中,盡量想體現“重寫音樂史”的設想,對過去中國音樂史忽略的一些人和事,都盡量地做到以歷史辯證法的觀點去重新審視,并作出我們的判
我國的民族音樂,包括以時期分屬的傳統音樂與現代新音樂兩大部分。現代新音樂,一般來說,是指“五四”時期以來的專業(yè)性音樂藝術。諸如各種題材、體裁與形式的聲樂曲、器樂曲,包括大合唱、交響樂、歌劇、音樂劇等等。傳統音樂,大體是指“五四”時期以膠的音樂藝術。本書將主要論述傳統音樂部分。民族民間音樂是一個浩瀚的海洋,《概論》的撰寫
本書系高校本科音樂學專業(yè)系列教材之一。旨在向讀者介紹音樂學學科在整個學科分類體系中的位置、性質、特點及其研究方法、發(fā)展歷史,音樂學各分支學科的定義、研究范疇、研究方法、歷史現狀與發(fā)展新動向。 本書的特色在于:第一,突破了以往狹義音樂學的概念,把音樂創(chuàng)作學、音樂表演藝術學涵括進來,真正體現了“音樂學是研究有關音樂的學問的
本書系高校本科音樂學專業(yè)系列教材之一,是音樂史教學的權威性讀本。本書以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傳統音樂開篇,記述了1840~1949年的中國近代音樂發(fā)展歷程。以時間為序選取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音樂形式、風格流派、作曲家,并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結合展開論述。本書圖文并茂,樂例豐富,并配有代表曲目的音響資料,教學適用性強。
本書是關于歐洲音樂的文集,通過介紹50位歐洲著名音樂家作品及其歐洲經典音樂的三百年歷史,闡釋音樂與人生、音樂與教育等的關系。
為使更多的讀者了解這門學科以及它下屬各分支學科的研究對象、原理、方法、發(fā)展歷史、學派和它們的學術觀點,我將自己講授的兩門課的講稿加以整理,并根據近年來收集的資料做了一些補充,編寫成這本書,希望能對大家學習了解音樂學的各方面的知識有所幫助。本書章是對音樂學的總論,之后再分為歷史音樂學、體系音樂學、民族音樂學三大部分,逐一
本書涉及的主要范圍,是音樂美學和西方音樂史學,此外,也有少量的文章是涉及音樂學學科建設、音樂教育以及治學心得等方面的。文集中收集了作者1995年至今撰寫的一些文章,其中大部分已經在國內的一些音樂理論刊物上發(fā)表過,也有幾篇是尚未發(fā)表過的。
古代希臘和羅馬音樂、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巴羅克時期音樂、古典主義時期音樂、浪漫主義時期音樂、20世紀音樂七編內容!段鞣揭魳吠ㄊ罚阂魳肪怼罚ㄐ抻啽荆┦瞧胀ǜ叩冉逃熬盼濉眹壹壷攸c教材。是中國藝術教育大系之“音樂卷”。讀者介紹了西方音樂通史。全書共分七編,以時間為序分為:古代希臘和羅馬音樂,中世紀音樂,文藝復
《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的框架由緒論與學科構建與發(fā)展篇、音樂學習心理篇、音樂教師心理篇三大部分組成。緒論是從總體上介紹學科研究的對象、目的和方法。理論的闡述與本土化例證的介紹相結合是這一部分的特色。著作主體的第一大部分由四章構成:第一章,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心理思想概述,展現了上古、中古、近古各階段音樂教育心理思想研究的概貌
《外國名曲欣賞詞典(精裝)》是《外國通俗名曲欣賞詞典》的增補版,同樣也收錄了通俗易懂演出頻率較高,且有唱片出版的外國著名器樂作品,其中主要增補了一些較通俗的交響曲和協奏曲,旨在使廣大音樂愛好者更多地了解那些著名的大型器樂作品。同時,為便于讀者查尋曲名和作曲家,本版還增補了曲名漢語拼音目錄,并保留了原有的曲名筆畫目錄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