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里的中國
什么是中國人的理想生活?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二十年。中國人的“出國夢”大約始于20世紀80年代。也許是禁錮了三十年,我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也許是那時的中國太窮了,總是從難得獲取的信息里羨慕著西方人的生活。
1996年,一次隨機的澳洲旅行改變了我的生活。在那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墨爾本,一個80年代末從上海移民澳洲的朋友帶了移民律師來見我,這位律師哥們兒很能“忽悠”,一句話就打動了我。他說,澳洲是地球上最適于人類居住的國家,這里福利好、環(huán)境好、講文明,沒有餓死的窮人,沒有工作可以領救濟金,每生一個孩子政府會給補貼……
這么好的國家干嗎不去?于是,我的“移民夢”也開始了。
轉眼20多年過去,不斷往返于中澳兩地,給航空公司貢獻了上百萬元的機票,我的生活卻一直糾結著,且越來越糾結。
“好山好水好寂寞”,這句話是澳洲的精辟寫照。的確,從物質上來講,澳洲幾乎家家住花園別墅,戶戶有小車,看病不花錢,上公立學校免費。不少澳洲人的身材都過于豐腴,大概是不用干活卻衣食無憂所導致的?墒强傆X得缺點什么……
我喜歡澳洲的寧靜、舒適、整潔,也喜歡中國的熱鬧、隨性、溫馨、煙火味兒?稍诎闹,人太少;在中國,人太多。如果能把兩者的好結合在一起,那也許就是我所夢想的理想生活。
于是,有了“墅家”,這個介于酒店與民宿之間,試圖融合東西方生活的度假產品。
回到正題,聊聊民宿。
什么是民宿?
民宿的形式發(fā)源于被羅馬帝國統(tǒng)治時期的英國,而“民宿(minshuku)”一詞源自日本,指利用當地民居等相關閑置資源,經營用客房不超過四層,建筑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
此定義完整詮釋了民宿有別于旅館或飯店的特質。民宿也許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領略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
但是到了中國,民宿的含義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定義所涵蓋的范圍。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之后是不可避免的城市問題,人們開始懷念自然與鄉(xiāng)村,民宿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仿佛一夜之間遍布中國的城市與邊陲。
早期的農家樂是民宿的雛形,然而農民經濟不夠富裕,住宿條件綜合水平低,遠遠不能滿足城里人的需求。大量有情懷的城里人回到鄉(xiāng)村開起了民宿,由于土地所有制的原因,他們只能以租賃的模式經營,這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因此我們很難用關于民宿的精確定義
來分辨中國民宿。
如何界定中國民宿呢?一句話概括,民宿是“非標”住宿產品。
總結中國式民宿的幾個特征:體量小,單體民宿的房間十間左右,連鎖民宿通常達到15~30間;地點一般在鄉(xiāng)村、風景區(qū)或者旅游城市;多數民宿強調旅行中“家”的概念;大多民宿是租賃性質,而非自有住房……
民宿的精髓是什么?
從社會學角度看,民宿是當代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質,是自由的思想、獨立的精神的回歸,是幾千年來中國人追求個性的文化傳承。
民宿在目前階段風行中國,不是哪一個人發(fā)起的,是由當前的經濟環(huán)境、巨大的市場需求、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等影響下的綜合產物。如今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一萬美元,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之前國人的消費多數都是“跟風型”消費,大家為了趕時髦,抽一樣的煙、唱一樣的歌、穿一樣的衣服,現在開始追求個性體驗。從這個角度看,民宿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短短數年,全中國涌現了十萬多家民宿,因為是“非標”住宿,沒有標準,體驗感更無法標準化,所以良莠不齊,也因為缺乏誠信,“民宿的坑”時常成為網絡熱點,如何選擇合適的民宿成了大問題。
中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無止境的,我們對好民宿的追求也同樣如此,“高級” “奢華” “星級”,這些詞在民宿面前都是片面的。
為什么我們評比民宿用了“好”字,而非星級評定或是金銀銅獎?的確,“好”也是沒有標準的,每個人對于“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回頭看關于“好”的解釋:好,本義是女子,美也,引申為善、優(yōu)良、良好; 優(yōu)點多的,使人滿意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民宿興起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人已經厭倦了傳統(tǒng)酒店千篇一律的規(guī)范化服務,而民宿的“好”,是真、是善、是美、是獨一無二,是超出傳統(tǒng)酒店的溫暖與感動。
每個人對民宿也都有著各自的訴求:有人追求大美的風景,有人鐘愛地道的美食,有人享受溫馨的服務,有人只為到“網紅打卡點”拍照,有人沖著大師級的設計……只要能回饋給客人想要的美好體驗,就是好民宿。
所以,歸根結底,個性化的體驗是住民宿的根本理由。
體驗訴求的差異化導致我們無法用傳統(tǒng)星級酒店的標準去粗暴地評定民宿,我們也在試圖找到一個適合民宿本身的公平的評定方式來解決民宿的“選擇性困難”。
所有的評定標準都需從客戶體驗入手,作為從業(yè)者,我們從多年客戶的反饋中提煉出“中國好民宿”的七要素:自然、人文、設計、硬件、服務、餐飲、獨特。每個人對于“好”的標準不同,是因為對民宿的興趣點不同,而具體到每一個點上,“好”卻是有共通的標準的,也可以制定出嚴格的參照體系。
我們集結各個領域的權威代表,組成“明朗評宿”專家評審團:有感性敏銳的藝術家,理性執(zhí)著的建筑師,洞悉社會業(yè)態(tài)的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CEO(首席執(zhí)行官),深度參與行業(yè)發(fā)展的酒店及民宿運營者,也有旅行家、美食家、試睡員等文旅達人,考慮網絡平臺的評價及分數,從網絡到實地、從感性到理性進行綜合評比。
“明朗評宿”的宗旨就是公正、中立、理性、客觀、多維度。
“明朗評宿”的民宿選擇定位是:中高端民宿,把握情懷與商業(yè)的平衡,以獨特的體驗與服務的溫度傳遞美好生活,兼具經濟性與穩(wěn)“民定性,在經營中保障自我成長。
“明朗名宿榜”和“中國好民宿”系列書籍是我們的結果呈現方式。
“明朗名宿榜”:自然、人文、設計、硬件、服務、餐飲、獨特,我們對每一個元素進行評定,希望給出相對公正的結果與推薦。
“中國好民宿”系列書籍:民宿主探索美好生活的故事;挖掘民宿的魅力,以分享傳遞美好;替民宿主發(fā)聲,展現民宿人的夢想與現實、困境與未來;探問中國民宿的出路,尋望當代中國人的理想家園。
我們最后再回顧一下民宿的精髓,這也是“明朗評宿”的意義所在——
民宿是當代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自由的思想、獨立的精神的回歸,是幾千年來中國人追求個性的文化傳承。
“明朗評宿”希望通過多維度的評比,讓每一次選擇都不虛此行,尊重時間是我們敬畏生命的方式。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五彩繽紛的美好生活就在我們眼前,
讓我們擁抱這個美好的時代,理想生活可以從中國民宿開始……
明朗
“明朗評宿”首席評審員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