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關系、權力與“報”的運作

關系、權力與“報”的運作

定  價:337 元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翟學偉
  • 出版時間:2025/9/1
  • ISBN:9787301364598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668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9
7
3
8
6
7
4
3
5
0
9
1
8

《關系、權力與報的運作》深耕于中國人的社會互動研究領域,并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重點研究由關系概念發(fā)展而來的一系列本土理論與實際運行方式的議題,與《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和《人倫、恥感與關系向度》形成中國本土社會學三部曲。
中國人的關系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即面臨與西方類似理論的區(qū)分與融合局面,而如今則遭遇了與社會資本概念的混合使用情況。當然,解決關系這一本土性概念所引發(fā)的首要問題,則在于比引進西方理論更為基礎性的翻譯問題。本書堅持將關系作為認識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核心要素,結合宏觀和微觀兩種視角,對其意涵、時空維度、日常生活意義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富有原創(chuàng)性的探索,也對微觀關系如何被納入宏觀視野進行了考察。
本書涉及關系的文化預設、社會構成,報的運作及其與權力的關聯(lián)、內在的動力學等內容,也對中國文化孕育的踐行主義心理學傳統(tǒng)、差序格局、大公平觀、母子關系等議題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以期從學理上為讀者提供一種認識中國的政治、文化、心理及社會生活的新視角。

《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關于人情與面子,中國人似乎一聽就懂,所以細想的人大約不很多(魯迅語),然而它們是認識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基礎。通過對其進行深入探討,我們可以得到一種本土分析框架,以此分析它們在社會、經(jīng)濟、政治、教育與日常生活等各領域的重要影響,并尋求到一種與西方相關領域對話之可能。至于它們與權力如何關聯(lián),以往的社會學研究并未給出答案。本書從關系及其網(wǎng)絡建構的特點出發(fā),指出兩者結合將形成權力的再生產,即指權力因關系會發(fā)生轉移,導致一些原本沒有權力者獲得權力。
總之,本書以社會學本土化的視角,在理論與經(jīng)驗兩個層面,對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運行方式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并針對一些學理問題與西方社會科學形成觀照,較為完整地勾勒了中國社會之文化脈絡與中國人關系運作的全景圖,也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在此領域為構建中國社會科學話語體系而做出的努力。

《人倫、恥感與關系向度儒家的社會學研究》:儒家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核心話題,近代以來又成為哲學、思想史、倫理學、文化研究等領域的重要內容。社會學對儒家的關注,在中國學術界應歸功于潘光旦,他偏重社會思想方面的闡述;在西方學術界則以韋伯的研究尤為著名。
本書的所有研究均基于對社會學本土化之思考,即堅持儒家的社會學研究既不走回國學,也不套用西方學術話語進行言說,亦不囿于思想史或歷史領域,而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對儒家內含之社會理論性問題和實踐性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儒家思想在社會學中的重點議題是倫理的社會實踐及其衍生出的社會特征,其邏輯發(fā)端于人倫與恥感,即人倫日用。
尤為重要的是,本書原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對偶生成理論和關系向度理論,并對孝道人情面子自我情愛日常計謀及宏觀社會秩序的運行與維系等做了專題性討論,以期形成一種對中國人之生活世界的研究視角與解釋框架。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