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修養(yǎng)》是蔡元培的傳世名作,主要收錄他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中學修身教科書》和《華工學校講義》,及其它幾篇有關道德修養(yǎng)的文章。前者發(fā)表于1912年5月,后者發(fā)表于1916年,是一本但凡中國人都值得一讀的修身養(yǎng)德之書,書中包含了這位北大最杰出的校長一生所推崇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修身思想和現(xiàn)代公民德育理念,是中國近代史上論述道德修養(yǎng)教育的不二之作,也是一部當下國人急需的文明指引之書。
1、僅民國時期就再版過16次的德育教材!北大百年靈魂校長手把手教你如何做一個現(xiàn)代社會里受歡迎的人!
2、從中學生到勞工學校,書中提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符合各行各業(yè)的需求,不管你是什么行業(yè),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3、內容中西合璧,真正做到對傳統(tǒng)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能讀懂孔孟的溫度,又能掌握新時代的生存規(guī)則。
4、德育不光是板著臉!用音樂、繪畫、建筑等 10 種藝術形式,把道德修養(yǎng)變成一場藝術盛宴。用獅子的體力 猴子的敏捷 駱駝的精神把枯燥的學習變成終身修行。
例言①[① 本書系蔡元培在德國留學期間編著,1912年5月商務印書館初版。至1921年9月已出第十六版。
]
一、本書為中學校修身科之用。
二、本書分上、下二篇:上篇注重實踐;下篇注重理論。修身以實踐為要,故上篇較詳。
三、教授修身之法,不可徒令生徒依書誦習,亦不可但由教員依書講解,應就實際上之種種方面,以闡發(fā)其旨趣:或采歷史故實,或就近來時事,旁征曲引,以啟發(fā)學生之心意。本書卷帙所以較少者,正留為教員博引旁征之余地也。
四、本書悉本我國古圣賢道德之原理,旁及東西倫理學大家之說,斟酌取舍,以求適合于今日之社會。立說務期可行,行文務期明亮。區(qū)區(qū)苦心,尚期鑒之。
蔡元培(18681940),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倫理學家。1912年任民國任教育總長。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8年任新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1937年移居香港。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我國20世紀上半葉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締造者,其一生主張教育救國,認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動中國社會的變革。他為人寬厚溫良,曾兩度游學歐洲,對中國社會的弊端有透徹認識,因此在國內大力提倡民主、自由與人權思想,致力于改良社會風氣,且尤其重視公民道德教育及相應的世界觀、人生觀、美學教育。
中學修身教科書
2 例言
上 篇
4 第一章 修己
30 第二章 家族
47 第三章 社會
67 第四章 國家
78 第五章 職業(yè)
下 篇
90 第一章 緒論
92 第二章 良心論
98 第三章 理想論
104 第四章 本務論
108 第五章 德論
112 第六章 結論
華工學校講義
德育三十篇
118 合群
120 舍己為群
122 注意公眾衛(wèi)生
124 愛護公共之建筑及器物
126 盡力于公益
12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0 責己重而責人輕
132 勿畏強而侮弱
134 愛護弱者
136 愛物
138 戒失信
140 戒狎侮
142 戒謗毀
144 戒罵詈
146 文明與奢侈
148 理信與迷信
150 循理與畏威
152 堅忍與頑固
154 自由與放縱
156 鎮(zhèn)定與冷淡
158 熱心與野心
160 英銳與浮躁
162 果敢與魯莽
164 精細與多疑
166 尚潔與太潔
168 互助與倚賴
170 愛情與淫欲
172 方正與拘泥
174 謹慎與畏葸
176 有恒與保守
智育十篇
180 文字
182 圖畫
184 音樂
186 戲劇
188 詩歌
190 歷史
192 地理
194 建筑
196 雕刻
198 裝飾
國民修養(yǎng)散論
202 社會改良會言
207 世界觀與人生觀
212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215 科學之修養(yǎng)
219 義務與權利
223 我的新生活觀
225 怎樣才配做一個現(xiàn)代學生
232 美育與人生
235 我的讀書經驗
238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