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對正義問題的研究,不是局限在正義本身的范圍內,僅就“正義”而談“正義”,而是深入正義問題背后,探究其后的物質生產根源與經濟社會動因;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正義作為一種歷史觀念,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同樣會發(fā)生變化甚而退出歷史舞臺,因而要真正解決正義問題,必須超越正義觀念的社會土壤,探究正義之后更加遼遠的社會歷史空
《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大量成果,其中有些已經作為重點參考書列入每章之后,限于篇幅茲不一一列舉,在此一并表示謝忱。這里要特別一提的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很多內容是在以李華鈺等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和現狀》第二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劉林元等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和現狀》第
當前,制度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或一個眾所關注的熱點,不僅學術界關注,甚至普通百姓也關注。其原因,不僅在于制度本身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功能和價值,還因為制度問題是歷史演進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歸結點。幾乎所有的革命,都以制度變革為最終訴求,馬克思更是以社會發(fā)展的五形態(tài)或三形態(tài)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的歷史更迭,其考察的中心也
本書承襲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根據馬克思本人的相關論述,對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和社會正義問題做了深入探討:從隱含在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發(fā),考察了對馬克思道德觀的各種解讀,得出馬克思是以致力于平等自由*化為核心的混合義務論者的結論;運用當代元倫理學證明馬克思主義與道德在總體上是相容的,批駁了認為馬克思主義與道德不
本書是對張奎良老師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所發(fā)表的部分論文的收錄,書中選取張老師在異化思想、辯證法理論、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等方面在國內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論文。書中論文按照發(fā)表年代排序,呈現出了張老師整個學術思想的發(fā)展脈絡,這種跨世紀的學術研究不但是對張老師本人學術研究成果的呈現,同時也在某種程
本書是由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經濟哲學系的教師們集體編寫,供繼續(xù)教育學院大專及本科學生學習的理論性讀物。本書在保持第一版原有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對部分章節(jié)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并增加了題庫訓練,便于學生在題庫的訓練中把握基本原理。本書的修訂堅持以科學的實踐觀和實踐的思維方式為出發(fā)點,注意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學術界的新成果,努力反映
全書四篇結構,展現了四個主要創(chuàng)新點:第一篇,首先開掘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創(chuàng)性,首倡借鑒與超越蘇聯馬克思學、西方馬克思學,創(chuàng)建中國馬克思學、列寧學,作為綜合創(chuàng)新的首要源頭活水;第二篇,力求重新開掘西方哲學的原創(chuàng)性,作為反映近現代時代精神的一面鏡子,也作為綜合創(chuàng)新的異質源頭;第三篇,力求重新發(fā)掘中華民族哲學的原創(chuàng)性,重新評價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解讀新編》共包括十八章內容,分別是第一章:步入思想的殿堂;第二章:經典作家論學習馬克思主義;第三章:唯物史觀: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fā)現;第四章:共產主義的宣告;第五章: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的第二個偉大發(fā)現;第六章: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第七章:歐洲無產階級革命早期實踐的總結;第八章: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三批判書”之首,是整個康德哲學的認識論基礎,被譽為“現代哲學的基石”。但該書又被認為是康德最難懂的書,弄清其概念內涵、篇章結構、語法關系以及理論意義,都是困難重重的!犊档隆都兇饫硇耘小肺谋窘庾x》是作者從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教學與研究多年的結晶,對康德龐大而嚴謹的認識論體系進行解碼,對康德的
《全球化過程中的價值多樣化》是北京市“十五”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全球化背景下的價值多元化與文化沖突”的最終研究成果。全球化的過程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到了最近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學者們爭相討論的話題。全球化首先使全世界的經濟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這對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全球化同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