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十卷附錄一卷,明代謝庭桂纂修,明代蘇乾續(xù)修,現(xiàn)金玲、孫顯斌依據(jù)收藏于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的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點校整理。本書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延慶縣志書,也是留存最早的北京志書之一,是一部詳細記載隆慶州(今北京市延慶區(qū)一帶)地理、歷史、文化、風俗等內容的志書。該書分卷詳細描述了當?shù)氐纳酱ā⒊浅、官署、?/p>
金毓黻(1887—1962),活躍中國史學界30余年,于史學、文學、小學、金石、文獻、考古、歷史地理等諸門學科都有著精深的造詣,代表作為《東北通史》《渤海國志長編》《宋遼金史》《中國史學史》和《靜晤室日記》。最值得推舉的是歷40年而不輟撰寫的550余萬字的《靜晤室日記》,堪稱文史寶庫、日記杰作和學術巨著。金毓黻留給后人
大鵬所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鵬所城不僅保存有完整的物質形態(tài)的城防系統(tǒng)、明清民居、街巷格局、周邊環(huán)境,還保存了系統(tǒng)的大鵬文化(包括語言、神靈崇拜、節(jié)慶習俗等),其原住民幾乎均為明清兩朝軍士的后代。其中“太平清醮——大鵬所城祭拜英烈習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者為大鵬所城博物館館長,數(shù)十年來扎
《春秋通說》,宋黃仲炎撰,據(jù)國家圖書館藏明鈔本影印。黃仲炎,字若晦,浙江永嘉人。肄舉業(yè)而罔功,至老不第,以窮經(jīng)篤古為業(yè)。 黃仲炎史傳所載極少,但對其《春秋通說》評級極高!端膸烊珪偰俊费云洹按笾贾^‘直書事跡,義理自明’”,“立意明白正大,深得圣人之意,蓋迥非安國所及”。是書宗朱子《春秋》無褒貶之說,故其書于治亂得失
《史記》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的經(jīng)典,如何讀懂經(jīng)典,或者說如何讓經(jīng)典好讀?張大可教授可謂用了畢生精力。張教授通過對《史記》的研究,結合多年的古籍整理以及自身閱讀的經(jīng)驗,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套完美的《史記全本注譯》。 這套《史記全本注譯》從內容上有如下特點: 一、《史記全本注譯》的內容構成 在今本《史記》基礎上獨立創(chuàng)作,增加了緒
黃驊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黃驊境內就有人類居住,歷代留下了相當豐富的遺跡和文物。黃驊市博物館屬綜合性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較為豐富,系統(tǒng)反映了黃驊市歷代精品文物特色,展示了黃驊文物遺址的價值內涵,可以從中領略黃驊歷史文化的厚重,讓人們走近黃驊這座歷史之城、英雄之城。為了更好的展現(xiàn)黃驊豐富的文化遺產,經(jīng)過相關專家的審定
元代北方地區(qū),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qū)、市),大多是蒙古入主中原后施行統(tǒng)治較早的地區(qū),也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政治、軍事等重心所在。開展元代北方地區(qū)金石碑刻遺存資料的搶救、發(fā)掘和整理工作,有益于元代文史研究,便于把元代多元文化更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為傳承與弘
《中國甲骨文金文拓片集錦》是一部穿越時空的藝術瑰寶。甲骨文與金文作為古老的文字形式,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價值,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它們是中華文明起源的見證,記錄了先民的生活與思想。甲骨文古樸神秘,線條蒼勁有力,充滿原始的魅力。金文則端莊大氣,結構嚴謹,展現(xiàn)出莊重典雅之美!吨袊坠俏慕鹞耐仄\》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