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俄藏黑水城文獻之一種。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共同編纂。本卷為第31冊。
《客齋集古錄》為吳大徵歷年所輯一千一百余器金文拓片和文字考釋的匯編,后由吳氏弟子整理裝訂,于民國期間就曾影印出版三次,是近代重要的金石學、古文字學著作。吳大徵稿本一直存于家中,二十年后由其孫吳湖帆重新整理裝訂,厘為十二卷。由于此書圖版與文字相互匹配的特殊性質,對原書卷數的調整,及圖版與文字的增補,意味著全書不僅是外觀而
本書內容包括: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zhèn)頭村張氏契約文書·卷一(乾隆二十年至光緒五年)、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zhèn)淤頭村張氏契約文書·卷二(光緒六年至光緒十九年)、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zhèn)深頭村張氏契約文書·卷三(光緒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zhèn)西村村石氏契約文書(雍正三年至一九五二年)、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zhèn)小章村張氏契約文書(
民國時期的東南亞地區(qū),呈現多種文化共存發(fā)展的面貌。本書編選整理了民國時期有關東南亞研究的重要著述,既包括當時菲律賓、暹羅、越南、緬甸等國家或地區(qū)的調查報告、歷史文化研究專著,也包括對當地經濟、貿易進行深入考察、分析、整理的文獻成果,更有站在整個“南洋”的視野下對東南亞地區(qū)進行整體研究的作品。通過本書,可以為學界提供東南
地方志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中國的“百科全書”。在地方經濟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存史資政、增強民族自信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冻啥挤街炯伞返谝淮螌⑷虺啥紡拿鞔詠碇撩駠鴷r期所有古舊方志、鄉(xiāng)土志較全面的集中整理,并按照一定體例進行編纂、設計、出版,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山川志、古跡志、學校志、壇祠志、田賦志、水利志、風俗志、兵事志、封爵志、秩官志、宦跡志、選舉志、人物志、藝文志。
本書是由中共繁峙縣委黨史研究室(繁峙縣地方志研究室)組織開展的繁峙舊志影印出版工作的階段性成果。此次影印以繁峙縣圖書館藏清道光刻本《繁峙縣志》為底本,以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本為配補本,開展相關工作。清道光《繁峙縣志》上承明萬歷《繁峙縣志》,下啟清光緒《繁峙縣志》,為《繁峙縣志》的集大成之作。此次影印出版,優(yōu)選底
本書收集了“上合大家庭”217項世界遺產的照片,展示出“大家庭”各成員源遠流長的文明史和這片土地上大自然的壯美。
本書是江南舊志圖譜的首次匯編整理,從江南地區(qū)歷代方志中精選珍貴圖譜,涉及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十六個現行設區(qū)市,包括南京城池圖、鎮(zhèn)江城池圖、蘇州城池圖、嘉興城池圖、湖州城池圖等重要城池圖,展現江南地區(qū)地域聯系之緊密、文化之交融。
本書包含《鮚琦亭集謝三賓考》《清代學術史講義》《中國歷史要籍介紹》《資治通鑒介紹》《中國通史講稿》《讀書札記》等,兼具史料和書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