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作為沿線各行政區(qū)內重要的自然人文資源寶庫,自然成為流域沿線方志的重要記述對象。反過來,方志又成為長江流域史地人文社會研究的重要取資對象。本書將長江流域沿線地方所存古籍方志中的史料文獻進行分類匯編出版,包括古跡建筑、經濟、學校教育、藝文、風俗等類,總以《長江流域方志類編》為名。全書按長江自西向東的流經路線,共收錄沿江
《中國絲綢藝術大系·故宮博物院卷(服飾)》精選了清入關(1644)后故宮博物院代表性服飾珍品169件(套)。 中國絲綢藝術大系內容介紹 中國絲綢藝術大系是繼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之后又一個具有國際視野、國家站位與浙江特色的重大學術項目。浙江大學和中國絲綢博物館聯(lián)合全球80多家相關博物館、考古所、收藏機構,計劃
本書搜集整理了甘肅域內(以現有省域為準)歷史上道教碑刻一千零一十七通(篇),碑刻絕大多數時代明確,上至宋金時期,下迄近代。其中收錄了新發(fā)現碑刻即錄文未見諸文獻著錄的碑刻等一百一十七通(篇)
本書是法國著名藝術評論家、哲學家安德烈·帕利諾為國際藝術大師丁紹光所寫的傳記。原文是法文,已由復旦大學教授翻譯成中文。版權由丁紹光于2000年購得。 作者安德烈·帕利諾在二戰(zhàn)期間,是戴高樂將軍的私人秘書,是從納粹集中營逃亡的幸存者,他曾給藝術家達利、著名詩人阿波里奈爾、著名哲學家巴什拉等名人做過傳記。傳主丁紹光為杰出美
本書全面系統(tǒng)整理了近代傳拓宗師周希丁全形拓拓本及傳拓技藝相關圖文資料。除國家圖書館及周希丁親傳弟子傅大卣所藏206件全形拓珍品原拓外,《傳古摹拓技術研究初稿》《摹拓古器物形繪形底稿》等珍貴手稿原跡為首次出版,揭示了全形拓從定位到成型的獨家技法。附錄中《石言館集拓各家所藏吉金圖目》《吉金墨拓目》等周希丁歷年所拓全形器目錄
本書共5章,內容涵蓋總論、斷代、重點經典金石解析、單件金石釋文題解、金石年表。書中所有金石按時間順序,以圖文對照的形式排列。圖片包括金石實物、環(huán)境和拓片。本書是一種基礎性資料文獻搜集匯編研究工作,本書的出版將為邢臺地方金石文化建設提供了可靠資料,可為相關領域研究者提供參考。
本書內容包括邢臺泉水綜述、邢臺泉水成因、泉水名錄、泉水的歷史變遷、泉城文化等。詳細介紹每一眼泉水的泉名、位置、泉景觀、歷史記載、泉水演變、泉文化、建筑碑刻、圖片資料等方面內容,本書還繪制收入邢臺百泉泉域圖、泉水示意圖等。全書集資料性、文獻性、工具性于一體,是一本深入了解邢臺泉域文化的工具書和文獻資料。本書的出版有利于邢
該書為元陳桱撰編年體通史,凡二十四卷,敘述時間自盤古至高辛氏之上古史,至南宋覆亡止。是書為續(xù)朱熹《通鑒綱目》而作,開明人以正統(tǒng)論改編《宋史》之先河,在明代前期受到高度肯定。《四庫提要》亦贊其云:“自《通鑒綱目》以后,繼而作者,實始于桱。其后王宗汶、薛應旂等,雖遞有增修,而才識卒亦無以相勝。”該書始作于元順帝至正十年(一
本書對湖北隨州周家寨墓地21座漢墓進行了全面報道。西漢墓葬年代跨度為西漢早期后段到西漢中期,出土陶器整體面貌與襄陽地區(qū)漢墓最為接近,均以仿銅陶禮器鼎、盒、壺(鈁)為主,模型明器主要是灶,日用陶器流行雙耳罐和圜底甕。按出土文字材料,周家寨墓地應與西漢桃侯國的公共墓地有關。其中M8出土一批簡牘,保存良好,內容豐富,書法精美
《禮記通釋》八十卷,戴禮撰,據溫州市圖書館藏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影印。戴禮(1880—1935),近代女學者,字圣儀,浙江玉環(huán)楚門人。自小接受經學傳授,受到溫州地區(qū)傳統(tǒng)學術風氣的影響,以治“禮”為己任。曾擔任北京女子師范學堂經學專修科教師。著有《大戴禮記集注》《女小學》《女小學韻語》《清列女傳》等。 戴禮以為“欲救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