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染古琴”系列叢書成人教材,分為《初練》《愛練》《修練》三冊,圖文并茂,一目了然。本冊是其中的《愛練》,書稿內容為:經典流行琴曲8首,如《半山聽雨》《女兒情》《枉凝眉》《湘妃怨》《鳳求凰》《青城山下白素貞》,這些熟悉的旋律,為古琴入門后的彈奏增添興趣。教程讓古琴入門的學習更加地簡單明了,把治學求進的道理融入了古琴教學
為促進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漢語”和“漢語+”的發(fā)展,重慶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將巴蜀古詩詞作為核心載體,結合漢語、文學、音樂、美術等元素著力打造新形態(tài)文化讀本來服務留學生、孔子學院學生以及華文學校學生等群體。本書包含12首作品,其中有《春夜喜雨》《早發(fā)白帝城》《峨眉山月歌》《登高》《登錦城散花樓》《秋興八首·其一》
本書為沈陽音樂學院“音樂學理論教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項目成果之一。書稿結合時代背景,同時按照現下通用的我國近代音樂史學的六個創(chuàng)作時期劃分為六章,將20世紀初始近半個世紀中國音樂家作品進行梳理,每章中按體裁分類,在千余首作品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個案分析,旨在通過對作品近距離的觀察,以及對音樂家的作品風格、創(chuàng)作技法的認識,
《增定南九宮曲譜》又稱《南曲全譜》,沈璟以嘉靖時蔣孝舊編《南九宮譜》為基礎,加以查考并參補新調編著而成。全書凡二十一卷,附錄一卷,從當時比較著名的傳奇和散曲中選錄南曲曲牌七百一十九支,分“引子”“過曲”類歸于各個宮調。每支曲牌詳列不同的格式,包括:分別正字、襯字,標明四聲,附點板式,圈定閉口音等。本書為沈璟聲律理論的代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與演奏經驗編寫而成,全書既有關于竹笛歷史沿革的講述,又有演奏指法的具體分析,全書有接近200首選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好聽好學好練,也適合后期舞臺演奏。
本書共選了100首3-6級的適合拓展教學的鋼琴作品,收入的范圍從巴洛克直至近代經典的沙龍小品、性格小品?紤]到國內有很多性質雷同的曲選,此次出版,在入選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之外,更多的是收入了一些“冷門經典”。每首作品包含作曲家簡介、曲式分析、演奏提示等數萬字注解。為了方便教學,每首作品都標上了難度建議。該書條理清晰,結
本書是國內第本由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yè)教學團隊集體編纂的古典吉他入書籍。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在學習古典吉他演奏、了解古典吉他樂器、欣賞古典吉他藝術等多個“得其入”,可以從開始就建起系統(tǒng)的、正確的古典吉他學習理念。該書條理清晰,結構完整,相比以往同類圖書,在章節(jié)設置以及內容選擇上更加貼合古典吉他入門者,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本書是我省非遺文化——綿竹九頂山歌的傳承研究專著。山歌是勞動人民自由抒發(fā)情感的民歌種類,其最初來自大山峽谷和高山喊話,通過高來高去的回答以傳遞信息,后又通過對自然界音響的模仿學習,如山風的呼呼聲,流水的嘩嘩聲,鳥、獸、蟲本的叫聲,而逐漸產生出了音調之聲。其常在戶外歌唱,曲調多高亢、嘹亮;節(jié)奏多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chuàng)
該書為《農牧民文庫》系列叢書之一。其對扎木念的歷史和發(fā)展、民間音樂等方面做了簡要介紹,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其次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讓讀者易于了解扎木念的結構部件等具體內容。書稿還針對扎木念的置弦特點、撥弦及按弦方法等方面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介紹。該書共有七大章,分別為傳統(tǒng)音樂、民族傳統(tǒng)樂器扎木念、入學簡譜基礎知識、簡譜視唱練
《繡賦》也稱“蘇繡印象”。作者對音色的寫意性和旋律的造型性有所偏愛,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對音色化、旋律化音樂語言的“編織”,意圖捕捉記憶中姑蘇繡品與園林中的光影——這些光影又在作者腦海中交織出多重的折射,由生此曲。該作品創(chuàng)作于2018年,之后多次上演,收獲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