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陳,字稚欽,別號夢澤,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的著名詩人,著有《夢澤集》!秹魸杉,《四庫全書》據(jù)安徽巡撫采進本收入,全書二十三卷。其詩語警意圓,軒然出俗,為一時之秀。明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稱其詩“如良馬走坂,美女舞竿,五言尤足長城”。清朱彝尊在《靜志居詩話》中贊王氏詩“音高秋竹,色艷春蘭,樂府古詩,殊多精詣”。《
書稿為明夷陵(今湖北宜昌)雷思霈所撰,由周德富先生依據(jù)明刻本《雷檢討詩》《蓬池閣遺稿》等校注整理而成。全稿包括四個部分,收錄了《雷檢討詩》,包括《歲星堂》《百衲閣》《甘園》《勾將館》《醉石宅》五詩集;《蓬池閣遺稿》,其中詩四卷,文十卷;方志、總集、別集等所收雷思霈其他詩文,包括志書《荊州方輿書》《施州衛(wèi)方輿書》以及他著
《大厓李先生詩文集》,明李承箕著。共二十卷,其中詩十二卷,文八卷。集中文字出入經(jīng)史,縱橫跌宕,雄深雅健,道意成章。李承箕之心跡,斯集大體可尋。本書由湖北科技學院朱志先教授以湖北省圖書館所藏吳廷舉正德五年刻本為底本,以上海圖書館所藏清代手鈔本及國家圖書館所藏《大厓李先生文集》等為參校本,進行了系統(tǒng)點校整理。文后另附有李承
本書稿《一山文集》共九卷,為元末明初詩人李繼本所著。分為賦、古詩、長短句、律詩、序、記、傳、文、贊、辭、書、說、雜著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詩文俊偉疏達,能不失前人規(guī)范。長歌縱橫磊落,尤為擅場。中有學李白不成,流為盧仝、馬異格調(diào)者。好奇之弊,其失不免獷而野。然愈于翦紅刻翠,以詞為詩者多矣!北緯逡浴侗本﹫D書
《程鉅夫集》,是元程鉅夫所著。共三十卷,包含詩詞序跋、制詔冊文等。另附有《程鉅夫年譜》《程鉅夫傳》以及與程鉅夫相關的史料記載。因程鉅夫長期受元世祖寵遇,為四朝顯要,宏才博學,參與樞密,文集中多記載當時朝野重大事件,為研究元朝歷史與士大夫活動的重要史料。本書原名《雪樓集》,為程鉅夫門人揭傒斯校正,本次整理以陶氏涉園刊本為
《黃鶴樓集》,共三卷,前兩卷由明代孫承榮纂輯,第三卷為明代任家相補輯,三卷集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絕、七言絕、雜體、賦、記等。博收自南朝宋迄明萬歷間文人所作有關黃鶴樓之詩文,包括鮑照、李白、王維、孟浩然、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蘇軾、丁鶴年、張居正等,共四百余篇。20世紀90年代,由武
《歲月鴻痕》是一部以王振乾將軍獻身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為主線的傳記文學作品。以真為矩,以史為鏡,以時為徑,以事為梭,以纖細素描之工筆,滿懷對革命先輩尊崇、敬仰之心情,向當代及后輩們描述了王振乾將軍的成長歷程和多彩人生,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由心向革命的熱血青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懷和培育下,在隱蔽戰(zhàn)線的殘酷斗爭中,在人民軍隊的大熔
本書介紹了蒙古族文學的大體情況,分板塊對蒙古族文學進行分類介紹,對蒙古族的知名作家和作品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從以時間的先后為順序,對蒙古族口述傳統(tǒng)文學、民歌、史詩、歷史文學、詩歌、漢文創(chuàng)作、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理論批評、戲劇影視等文學等作了介紹。書中著重介紹了蒙古族在中華民族共同體下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文化交流交融,并重點介
昆山地方詩歌總集影印。本書收明周復俊輯《玉峰詩纂》六卷和清張潛之、潘道根輯《國朝昆山詩存》三十二卷兩種昆山地方的詩歌總集!队穹逶娮搿份嬩浳鲿x至明代昆山詩人所作,以朝代為次,始于西晉的陸機、陸云。各附小傳。凡收一百二十多人,詩七百多首!秶ド皆姶妗啡硎涨宕櫻孜洹w莊、徐乾學等四百六十多位昆山詩人詩作。作者下
本書為兩種南京地方詩總集的合編影印。《國朝金陵詩征》四十八卷,收錄清朝順治至道光年間,金陵七邑(上元、江寧、句容、溧水、江浦、六合、高淳)人士2100余人及寓居金陵170余人的詩。所收人物,不論身份,以詩為據(jù),范圍廣泛。本書以人系詩,人物排列大致以時間為序,人物下列小傳及其為人、軼事,以及他人詩評。材料豐富,可為文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