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新儒家開宗大師熊十力先生代表作,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經》為根基,改造唯識學,闡明其“體用不二”“即體即用”“即用即體”的哲學觀點,構建了“新唯識論”哲學體系,對現代新儒學和現代哲學有深遠的影響。全書有明宗、唯識、轉變、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共十章。本書為1953年的語體文壬辰刪定本《新唯識論》。 本次出版邀
本書共分為十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日本的妖怪文化、妖怪面面觀、中國妖怪的歷史變遷、中國妖怪的善惡觀、妖怪的所在、妖怪出現的時間、何為物怪等。
《金剛經》記錄了釋迦牟尼和弟子們吃過飯休息時,不經意間發(fā)生的一場頭腦風暴,師生之間一問一答,層層遞進,一浪高過一浪,最后終平且和,心生歡喜。整場對話只有一兩個小時,相當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討會。全書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煉,文辭優(yōu)美鋒利,極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啟和美的結合,因而成為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的傳世經典之一。千百
本書通過梳理考證,記下黃檗山的人文故事和黃檗文化的歷史根脈,使黃檗文化展現出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福清黃檗山,是黃檗文化的發(fā)源地,有般若臺始建于唐,也是宋代以來的祈雨之地。唐時黃檗禪師留下“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江淹、辛棄疾、趙抃、蔡襄、丁謂、王居卿、朱熹、劉克莊、真德秀、翁卷、林希逸、葉
本書從文化傳播和普及角度關注福州寺廟文化,介紹佛寺名勝古跡。具體包括:福州佛教小史、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禪寺、雪峰崇圣寺、瑞峰林陽寺、黃檗山萬福寺、芝山開元寺、旗山萬佛寺等。
這是一本關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與實踐的百科全書,幫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關鍵人物、關鍵神靈、宗教組織等知識,也搜羅了從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到《魔戒》《哈利·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話題。全書設置了豐富多彩、簡明易懂的專欄版塊,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藝術作品的精美圖片,并通過圖表詳細解析魔法和神秘學的各種象征符號。
1988年農歷戊辰龍年,孫機先生寫有一組《詠龍文物》的組詩。2000年農歷庚辰龍年,為“龍文化特展”,孫機先生寫有長篇解說文字——《神龍出世六千年》。在長期的文物研究中,孫機先生對其中出現的諸多龍元素都曾有過細致闡釋。2024年農歷甲辰龍年,我們將孫機先生論及龍的有關文章集為一冊,在文字演變、器物造形、圖像繪畫中尋覓龍
《劍橋基督教史(卷六)——改革與擴展(1500-1660)》(TheCambridgeHistoryofChristianity,Volume6:ReformandExpansion1500-1600)主要是展示宗教改革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變和社會大飛躍,并非常具體、生動地呈現了基督教從新教改革到天主教革新這段云譎波
本書內容:普羅米修斯公然對抗宙斯而為人類盜得火種,為了探求這一引人入勝的故事在歷史上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卡羅爾·多蒂追溯了普羅米修斯神話的發(fā)展史,從古希臘之源到它在浪漫主義時期以來的文學再現。普羅米修斯應運而生,他是埃斯庫羅斯劇中抵抗宙斯暴政的反叛者,是雪萊筆下政治和藝術良知的辯護人,是工業(yè)革命時期技術創(chuàng)新的標志性象征
通常來說,人們會認為佛教是一種從印度傳入、在中國漢化的宗教,而忽視了它在犍陀羅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qū)的發(fā)展。本書利用佛教文本和犍陀羅考古出土的佛教浮雕、佛像、佛塔、錢幣等,探討了佛教歷史上一些令人費解的話題,如玄奘記載的貴霜帝國君主何以兩肩出火飛行皇帝會飛行嗎?大雁塔為什么叫雁塔?佛陀和龍是什么關系?武則天為什么說